國衛院鍾老師研究室冥想週報(2025/8/20~2025/8/26): 最新研究與本週主題─不生氣的藝術
歡迎閱讀本週冥想研究週報!我們精選了最新的科學研究,以簡明易懂的方式為您呈現冥想的健康效益、實用技巧和最新發現。無論您是冥想新手還是有經驗的練習者,這裡都有值得您了解的寶貴資訊。
冥想練習
本週主題:不生氣的藝術:冥想與情緒調節
01
冥想被證實能有效控制怒氣,一項研究顯示冥想使攻擊行為減少57%,支持其情緒調節效益。
02
一項統合分析涵蓋118項研究,揭示正念訓練能顯著降低憤怒與攻擊行為,這與大腦杏仁核活動的減少有關。
03
針對青少年,為期10週的正念課程被證明能有效改善其在校園環境中的衝動與攻擊行為。
冥想如何幫助我們控制怒氣
短期的正念冥想練習能夠顯著降低個體在受到挑釁時的攻擊性反應。研究發現,進行三週正念冥想、每天約15分鐘的參與者,在受到侮辱性回饋後,其攻擊性行為比未冥想的對照組平均少了57%。冥想培養的平和心態能直接緩和攻擊衝動,減少人們因憤怒而傷害他人的動機。
(DeSteno et al., 2018, Mindfulness)
正念與怒氣的普遍關聯
一項涵蓋118項研究的大規模統合分析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證實正念練習與較低的怒氣水平和攻擊行為之間存在顯著關聯。無論是天生具有較高正念特質的人,還是透過訓練獲得正念技巧的人,都表現出憤怒反應和攻擊行為的明顯下降。
(O'Dean et al., 2025,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從神經科學角度來看,長期正念練習者在面對情緒刺激時,大腦中負責情緒反應的杏仁核活動會減弱,而與自我調節相關的腦區活動則增強,這為冥想如何培養情緒上的「緩衝」提供了生理層面的解釋。
青少年與冥想:改善衝動與攻擊行為
在校園情境中,正念冥想訓練已被證明有助於降低青少年的衝動性與攻擊行為。一項針對有行為問題青少年的研究顯示,參與為期10週正念課程的學生,其衝動傾向和攻擊性顯著下降,而對照組則無明顯改變。
這些改善效果在訓練結束兩週後的追蹤評估中依然存在,證明了正念介入對青少年情緒管理能力的積極影響,有助於減少學業失敗的風險。
(Franco et al., 2016,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透過AIZEN來練習情緒管理:開心冥想
可以多練習AIZEN的開心冥想來擺脫壓力,放鬆心情
消除工作壓力和人際衝突所帶來的負面情緒,找回輕鬆愉快的心情與正能量。
學習腹部呼吸
透過腹部呼吸練習,放鬆身心,增加內在平靜感和心靈安寧。
頂天立地功法
透過頂天立地的姿勢,拉開淋巴系統和胸腔氣脈,將能量通過掌心傳導到心臟,提升心臟活力,增強身體能量。
專注心輪
專注感受心臟的跳動,覺察每一次跳動的生命力,平靜心情、調節情緒,提升心理健康。
本週最新冥想研究搶先看
醫護人員壓力管理
一項針對2315名墨西哥醫護人員的13週線上正念訓練,顯著降低壓力並提升幸福感,且效果持續長達37週。
大學生心理健康
線上正念介入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有效,研究強調「非反應性」在減輕憂鬱、焦慮與壓力方面的關鍵作用。
提升同情心與去中心化
波蘭一項針對80名冥想初學者的研究顯示,短暫的正念冥想能增強去中心化能力及同情心反應。
癌症倖存者復發恐懼
針對癌症倖存者的9週線上正念課程,有效減輕復發恐懼達5.6分,且效果持續9個月。
數位正念介入:醫護人員的壓力管理
一項針對2315名墨西哥醫護人員的多國跨地隨機臨床試驗(RCT)發現,為期13週的線上正念與正向心理學訓練能顯著降低參與者的心理壓力並提升幸福感。
-0.24
13週後壓力下降
標準化平均差(SMD)約為-0.24,表示顯著的壓力減輕
+0.27
13週後幸福感提升
標準化平均差(SMD)約為+0.27,顯示明顯的幸福感增加
-0.36
37週後壓力持續下降
長期追蹤顯示效果不僅持續,還有所增強
+0.42
37週後幸福感進一步提升
長期追蹤顯示幸福感持續增長
這項研究突顯了可擴展的線上正念訓練在改善醫護人員心理健康及醫療照護品質方面的潛力。(JAMA Intern Med, 2025)
大學生心理健康中「非反應性」的關鍵作用
對兩項大學生隨機對照試驗的二次分析發現,線上多元正念認知行為干預(Mindfulness Virtual Community)能顯著降低大學生的憂鬱、焦慮與壓力分數。
研究透過結構方程模型驗證了「非反應性」(nonreactivity)認知在中介焦慮、憂鬱水平改善中的關鍵作用,凸顯了不急躁、不評判等正念心態是干預產生效益的重要機制之一。
這項研究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冥想能有效改善心理健康——它培養了我們面對困難情緒時不立即反應的能力,讓我們能夠以更平靜、更有建設性的方式回應壓力。(Wong et al., 2025, JMIR Ment Health)

什麼是「非反應性」?
非反應性是指在面對困難情緒或想法時,能夠觀察它們而不立即反應或被捲入其中的能力。這是正念冥想培養的核心技能之一,有助於打破自動反應模式。
正念對同情心與去中心化的影響
波蘭的一項研究將80名冥想初學者分為短時引導正念冥想組與控制組,發現即使是短暫的正念冥想,也能透過增強個體對呼吸和身體感知的覺察度,進而提升其「去中心化」(decentration)能力。
這種去中心化能力的增強,被發現能中介提高觀察他人痛苦時的同情反應。這提示了冥想能透過情緒調節能力間接增進親社會情感。
(Jankowski, 2025, Scientific Reports)
正念冥想練習
增強對呼吸和身體感受的覺察
去中心化能力提升
能夠觀察自己的想法而不被完全捲入
同情心增強
對他人痛苦的情感反應更為強烈
線上正念課程減輕癌症倖存者的復發恐懼與焦慮
一項針對乳癌、前列腺癌、結直腸癌倖存者的隨機對照試驗中,9週的線上正念課程(MindOnLine)顯著降低了實驗組的癌症復發恐懼總分(下降約5.6分,p<0.001),焦慮與憂鬱分數也顯著減少。
更重要的是,這些改善在9個月後仍然保持穩定。這項研究支持自主性、短期的線上正念干預在緩解中度到重度復發恐懼方面的有效性。
(Livingston et al., 2025, EClinicalMedicine)
01
課程開始
癌症倖存者開始9週線上正念課程
02
課程結束
復發恐懼顯著降低5.6分
焦慮與憂鬱分數顯著減少
03
9個月後
改善效果持續穩定
證明長期效益
給冥想練習者的實用建議
面對壓力
  • 每天 10–15 分鐘,累積放鬆效果
  • 善用短時練習(深呼吸)快速減壓
  • 培養「不急躁、不反應」心態,降低焦慮
面對怒氣
  • 冥想可降低 57% 報復衝動
  • 統合分析證實:各年齡、族群皆有效
  • 學生與上班族皆可透過練習減少衝動與壓力
促進健康
  • 善用 App如AIZEN建立習慣,再發展自主練習
  • 面對疾病或照顧壓力,冥想助提升韌性
過往冥想週報
探索我們過往的冥想研究週報,深入了解各項主題與最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