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仁華博士:生物資訊與遺傳統計學研究室
鍾博士現為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專長為生物資訊、遺傳統計學及複雜疾病研究。擁有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博士學位,並在基因分析方法學方面具備豐富研究經驗。
查看著作
研究室成員
English
冥想週報
最新研究成果
糖尿病預測
用 AI 找出「最辛苦的家庭照顧者」──大型語言模型在長照的新應用
在臺灣與全球,高齡化社會讓「家庭照顧者」成為長照體系不可或缺的一環。他們通常是家人或親友,無酬卻肩負沉重責任,長期下來常導致身心俱疲,甚至自身也可能成為照顧對象。
查看研究報告
研究怎麼做?
傳統上,政府與研究人員會透過問卷,例如
照顧者壓力量表(CSI)
或
Zarit 負荷量表(ZBI)
,來評估家庭照顧者的壓力。但這些工具需要人工填寫與分析,不僅耗時,也可能無法完全捕捉照顧現場的細微差異。
近期,我們研究團隊提出一個全新的方法──運用
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
,直接從長照個案的文字紀錄中,找出「高負荷」的家庭照顧者。這項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
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
。
研究對象
蒐集南臺灣某縣
1,791 位長照家庭照顧者
的個案紀錄。
資料來源
包括結構化的問卷(失能程度、日常生活功能 ADL/IADL 等)以及
文字型個案摘要報告
。
比較方法
規則式模型(rule-based)
機器學習(Logistic regression, Random Forest, SVM)
大型語言模型 RoBERTa
(可理解文字語境與語意細節)
分析重點
除了準確率外,還利用
注意力機制(attention mechanism)
,觀察模型如何聚焦於「負擔沉重」的描述或照顧關係。
發現了什麼?
LLM 表現最佳
RoBERTa 的準確度達
78%
,AUROC
0.84
,AUPRC
0.70
,比傳統方法高出 8–14%。
特別是在「高負荷」照顧者的辨識上,準確度明顯提升。
注意力機制揭示重點
模型會聚焦於「感覺負擔沉重」、「需要喘息服務」、「主要照顧者為子女」等描述。
這與人工專家判斷的依據高度一致。
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特徵
照顧者層面
:體力負荷、睡眠干擾、同時照顧幼兒或其他家人,是壓力最大的來源。
被照顧者層面
:日常生活能力(ADL)、失智行為問題(BPSD)、醫療需求,是影響照顧負荷的重要因子。
為什麼重要?
這項研究是全球首次在長照領域驗證 LLM 應用於辨識高負荷照顧者:
更早找出需要幫助的照顧者
避免他們「累倒」後才被看見。
減少人工問卷負擔
直接從文字紀錄即時分析。
提供政府與醫療單位一個 AI 工具
協助長照資源更有效配置。
小結
國衛院團隊的研究證明,大型語言模型能成為新一代的輔助工具,協助找出最需要支持的族群,讓長照服務更及時、更有溫度。
在長照需求快速增加的今天,如何守護「隱形英雄」──家庭照顧者,成為社會必須面對的課題。
這項技術有望改變長照資源分配方式,讓支援系統能更精準地觸及真正需要幫助的家庭照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