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仁華博士:生物資訊與遺傳統計學研究室
鍾博士現為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專長為生物資訊、遺傳統計學及複雜疾病研究。擁有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博士學位,並在基因分析方法學方面具備豐富研究經驗。
查看著作
破解糖尿病的隱藏密碼
糖尿病已經是全球健康的重大挑戰之一,在臺灣,每年也有越來越多人受到影響。大家都知道「基因」和「生活習慣」會影響糖尿病,但原來在我們的 DNA 上,還藏著一些「隱形的開關」,悄悄左右著疾病的風險。
最近,我們研究團隊成功找出了這些隱藏的「基因開關」──DNA 甲基化位點,並證實它們和第二型糖尿病有密切關聯。這項成果已經獲得國際期刊 Diabetes & Metabolism Journal 接受發表,展現臺灣在國際糖尿病研究領域的重要貢獻。
DNA 甲基化是什麼?
想像 DNA 是一本書,裡面有數以萬計的基因,就像一盞盞燈泡。DNA 甲基化就像「開關」,決定哪一盞燈要亮、哪一盞要暗。雖然它不會改變基因的文字內容,但卻能控制基因的「音量大小」,進而影響身體運作。

表觀遺傳學的關鍵
DNA 甲基化是表觀遺傳學中的重要機制,能夠在不改變 DNA 序列的情況下調控基因表現。
研究怎麼做?
大規模數據分析
這次的研究使用了超過 120 萬人的基因與健康數據,包含歐洲與東亞人群,還特別運用了 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 的資料來進行驗證。
多體學方法
研究團隊利用最新的「多體學」方法,先從基因變異預測 DNA 的甲基化狀態,再檢測這些狀態和糖尿病的關聯。
功能驗證
最後更在 人類胰臟細胞小鼠模型中進行功能驗證。
有哪些重要發現?
111 個關鍵位點
研究找出了 111 個與糖尿病風險高度相關的 DNA 甲基化位點,其中 8 個是首次被發現的新線索
跨族群一致性
在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中,有 6 個位點在東亞人群中也顯示相同效果,證實了研究成果具有跨族群的普遍性。
新焦點基因:OASL
其中一個特別的基因 OASL,在糖尿病患者的胰臟 α 細胞中表現異常,並影響血糖調控。這代表 OASL 可能成為未來糖尿病治療或檢測的新標靶。
與代謝症候群的連結
研究也發現,這些位點不只與糖尿病有關,還同時影響血脂、血壓、BMI 等健康指標,凸顯糖尿病和其他代謝疾病的「一體兩面」。
為什麼這麼重要?
這項研究首次大規模地利用表觀遺傳學來探索糖尿病風險因子,提供了全新觀點:
1
糖尿病不只是基因問題,還牽涉到基因「如何被調控」。
2
這些新發現有助於跨族群的糖尿病風險預測,未來甚至能發展個人化的診斷與治療。
「我們的成果找出了跨族群都適用的潛在生物標記,未來有望應用於早期診斷與個人化治療。」
— 鍾仁華研究員
小結

這次國衛院團隊的研究,讓我們更深入理解糖尿病背後的「隱藏密碼」。

它不僅是一項學術突破,更可能成為未來醫療的新希望,幫助更多人及早發現、及早預防,邁向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