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鍾老師研究室冥想週報(2025/10/1~2025/10/7): 睡眠的藝術──用冥想安穩入眠
夜深人靜時,許多人仍輾轉難眠。工作壓力、生活焦慮與過度使用電子產品,使現代人愈來愈難「關機」。全球研究顯示,約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在一年內經歷過不同程度的睡眠困擾。當我們失去高品質的睡眠,不僅白天精神不濟,也會削弱免疫力與情緒穩定度。近年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冥想能幫助大腦與身體從「戰或逃」的緊張狀態,轉入「休息與修復」的節奏
冥想練習
Loading...
一分鐘睡眠品質自我檢測
現代社會的快節奏,是否也讓你的夜晚不再平靜?在我們深入探討解方之前,不妨花一分鐘,做個簡單的自我檢測,看看你的睡眠品質是否及格。

分數說明:
  • 分數 ≧ 5:您的睡眠品質可能不佳,建議尋求改善方法。
  • 分數 < 5:您的睡眠品質良好,請繼續保持。
本週主題:睡眠的藝術──用冥想安穩入眠
以下三篇代表性研究,從心理、生理與神經層面,揭示冥想如何幫助我們重拾安穩的睡眠。這些研究採用嚴謹的科學方法,包括隨機對照試驗、系統性回顧與生理監測,為冥想助眠提供了堅實的證據基礎。從個別研究到大規模整合分析,從心理量表到生理指標,科學家們用多元角度驗證了一個古老智慧:透過冥想練習,我們能夠重新調校身心節奏,讓睡眠回歸自然。
1
Black等人(2015)研究
針對55歲以上成年人進行6週正念冥想訓練,結果顯示睡眠品質指數(PSQI)顯著下降2.8分,效果量達0.89(大效應),同時改善白天精神疲勞與情緒穩定度。
2
Rusch等人(2019)系統性回顧
整合18項隨機對照試驗、1,654位受試者的數據,證實冥想對睡眠品質有中度證據支持的改善效果,介入後效果量ES=0.33,長期追蹤效果更強(ES=0.54),與認知行為治療效果相當但副作用更少。
3
Kirk & Axelsen(2020)研究
透過10天線上冥想訓練,發現參與者心率變異度(HRV)顯著提升,夜間副交感神經活性增強,證明冥想能從生理層面促進身體進入深層放鬆狀態,縮短入睡時間並提升睡眠深度。
科學研究帶你看見:冥想真的能幫助睡眠嗎?
改善睡眠品質與白天精神表現
Black, D. S., et al. (2015). "Mindfulness Meditation and Improvement in Sleep Quality and Daytime Impairment Among Older Adults With Sleep Disturbances." JAMA Internal Medicine, 175(4), 494–501.
美國南加州大學醫學院的 Black 教授發表於《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是冥想助眠的里程碑。研究針對 49 位 55 歲以上成年人,進行為期六週的正念課程(MAPs),並以睡眠衛生教育組作為對照。
2.8
睡眠品質指數下降
冥想組的 PSQI 平均下降 2.8 分
0.89
效果量
屬於顯著的大效應
49
研究參與者
55 歲以上成年人
冥想組在白天精神疲勞與情緒穩定度上也同步改善。研究指出,正念冥想不僅能幫助老年人入睡,更能提升日間的覺醒度與活力。
整合多項臨床試驗的穩固證據
Rusch, H. L., et al. (2019). "The effect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on sleep qua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Sleep Medicine Reviews, 43, 83–94.
這篇系統性回顧整合了 18 項隨機對照試驗,共 1,654 位受試者。
1
介入後效果
與一般健康教育課程相比,冥想能顯著提升睡眠品質
效果量 ES = 0.33
2
追蹤期效果
長期追蹤顯示效果持續增強
效果量 ES = 0.54
3
與標準治療比較
與認知行為治療(CBT-I)相比,冥想效果相當但副作用更少
研究者指出,冥想是具有中度證據支持的有效助眠方式,特別適合無法服藥或無法參與傳統治療的族群。
從身體層面證明「冥想讓人放鬆入眠」
心率變異度提升
HRV 顯著上升
夜間放鬆增強
副交感神經活性提高
神經調節效果
研究指出,這樣的神經調節能縮短入睡時間並提升睡眠深度,說明即使短期練習,也能透過改善自律神經功能來幫助入眠。
01
研究設計
Kirk,U.,& Axelsen,J. L. (2020).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s enhanced during mindfulness practic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volving a 10-day online-based mindfulness intervention." PLOS ONE,15(12): e0243488.
02
研究方法
丹麥奧胡斯大學研究團隊設計為期 10 天的線上冥想訓練
03
關鍵發現
冥想組的心率變異度(HRV)顯著上升,尤其在夜間副交感神經活性增強,代表身體進入更深層的放鬆狀態
透過AIZen來提高睡眠品質
在AIZen的鍛鍊計畫中,「提高睡眠品質」是核心主題之一。AIZen設計了一系列引導式冥想練習,內容包括以下單元:
睡前放鬆
創造良好的入睡條件,縮短入睡時間
培養睡意・順利入眠
平息亢奮的大腦,慢慢進入睡眠狀態。
身心減壓・安心入睡
放下緊張焦慮,一夜好眠。
重新入睡
夜間醒來後,輕鬆地再次入睡。
改善睡眠的冥想技巧
睡前達到最佳的放鬆狀態,縮短入睡時間。
禪語分享
催眠禪:秋霜冬雪,落花飄零,異鄉遊子,一睡天明
心裡觀想秋霜冬雪降臨,大地雪白一片,樹葉花朵,隨著雪花飄零,雪花片片,墮於地上,這時候自己感覺到絲絲涼意,漸漸睡入夢鄉。
from 悟覺妙天禪師開示集
🧠 心理學小知識:情緒與睡眠的雙向關係
心理學研究指出,睡眠與情緒之間存在密切的雙向影響。當我們睡眠不足時,大腦中負責情緒反應的杏仁核(amygdala)會變得過度敏感,對壓力和負面事件的反應被放大,導致人更容易焦慮、易怒或情緒低落。同時,睡眠不足也會削弱前額葉皮質的控制功能,讓我們更難保持理性與穩定。
反過來說,當情緒長期處於緊張、憂慮或壓力狀態時,體內會分泌較多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使交感神經持續興奮,進一步干擾入睡。這種「越焦慮越睡不著」的惡性循環,正是現代失眠的常見原因之一。
冥想練習能在這兩個方向上發揮作用:它讓我們以「觀察而非評價」的態度面對情緒,逐漸降低杏仁核的過度反應,同時幫助副交感神經啟動,使身心重新進入放鬆節奏。當情緒被安撫、思緒慢慢平靜下來時,睡眠也會自然隨之而來。

💬 小提醒:讓心先睡著,身體自然會跟上。
人物專訪|AIZen 總經理房美華:用專注與科技,讓冥想走進日常
在這個資訊爆炸、步調快到幾乎讓人喘不過氣的時代,你的大腦是不是也像個永不停歇的超級處理器,總在深夜裡嗡嗡作響?現代人常感時間不足,心緒難以平靜。
「我沒時間啦!」「腦袋根本停不下來!」
今天,我們邀請到 AIZen 總經理房美華。身為身處高壓環境的企業管理者,她如何將冥想這門古老智慧,透過 AI 科技,轉化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陽光、空氣、水」,為無數忙碌的心靈找到一方寧靜的綠洲?
給冥想練習者的實用建議
本週,我們深入探討了冥想如何科學地幫助改善睡眠。無論是透過降低心理壓力、調節自律神經,還是提升整體放鬆感,冥想都是一項強大的工具,能引導您進入更深沉、更安穩的睡眠。
短時間開始,養成習慣
每天只需5-10分鐘,便能有效舒緩身心,逐步建立冥想習慣。
專注呼吸,平靜心緒
將注意力放在呼吸的起伏上,能有效幫助您脫離雜念,進入放鬆狀態。
持之以恆,效果顯現
規律練習是關鍵,即便初期效果不顯著,堅持下去將帶來長遠助益。
善用引導,輕鬆入門
AIZen提供豐富的引導式冥想,幫助您輕鬆入門,享受冥想助眠的益處。
過往冥想週報
探索我們過往的冥想研究週報,深入了解各項主題與最新發現。